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160839.jpg)
- 张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6689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空间成长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走向1
1.1.2 中国城市成长中出现的问题4
1.1.3 国外解决城市成长中的问题的一般做法12
1.1.4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3
1.2 本研究的视角与关注重点17
1.2.1 一般城市成长管理研究视角17
1.2.2 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城市成长管理研究的长期漠视19
1.2.3 本研究的视角和关注重点21
1.2.4 主要研究方法22
1.2.5 基本假设22
1.3 本书的概念构架24
1.4.2 难点26
1.4.1 创新性工作26
1.4 本书的创新性工作与难点26
第二章 城市成长管理实践与研究进展29
2.1 城市成长管理的产生与实质29
2.1.1 城市成长管理的产生背景29
2.1.2 现代城市成长管理概念演进37
2.1.3 现代城市成长管理的实质40
2.1.4 城市成长管理的内容45
2.2 城市成长涉及的利益主体47
2.2.1 城市政府的三重角色48
2.2.2 国家意志和区域管治48
2.2.3 社区的公共选择49
2.2.4 其他利益集团50
2.2.5 乡村政府和农民51
2.3 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53
2.3.1 城市之间的博弈53
2.3.2 中央和地方的博弈54
2.3.3 城乡之间的博弈55
2.3.4 城市政府和投资主体的博弈56
2.4 国外城市成长管理理论研究56
2.4.1 对城市蔓延的研究56
2.4.2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62
2.4.3 城市成长管理工具68
2.4.4 对成长管理的争议74
2.5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进展79
2.5.1 港台城市成长管理研究79
2.5.2 台湾省城市成长管理的策略与工具80
2.5.3 大陆城市成长管理研究进展82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成长管理89
3.1 控制论成长管理政策的形成89
3.1.1 重工业优先战略与计划体制的形成89
3.1.2 城市既得利益优先思路形成91
3.1.3 基于城市既得利益优先的控制论对城市成长的影响94
3.2 城市成长中的利益主体定位96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的占位96
3.2.2 土地使用者的直接缺位和间接寻租100
3.2.3 成长决策中地方政府的实质缺位103
3.2.4 农民利益不受重视104
3.2.5 居民意志没有反映渠道105
3.2.6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的内在逻辑105
3.3 上述城市成长管理模式造成的问题和制约107
3.3.1 城市化进程波动严重,城市空间成长缓慢107
3.3.2 土地产权残缺,权属关系模糊109
3.3.3 城市土地无偿使用,成长效率低下110
3.3.4 城市用地斑块状外拓,空间结构混杂111
3.3.5 决策与现实脱节,城市空间成长失衡113
3.3.6 形成界限分明的城乡二元结构114
3.4 株洲:一个典型案例的简要分析114
4.1 城市成长管理制度变迁的宏观背景124
第四章 转型时期城市成长管理演进过程124
4.1.1 国家权力下放126
4.1.2 财政制度改革127
4.1.3 开发区与经济特区试点运行128
4.2 土地制度变迁与城市住房分配制度改革129
4.2.1 农村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29
4.2.2 城市政府与国家的土地收益分配变迁134
4.2.3 国家稳步施行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改革137
4.3 城市成长管理的转型阶段139
4.3.1 城市成长管理转型初期(1978~1989)139
4.3.2 城市成长管理市场化主导的转型时期(1990~)143
4.4 小结152
第五章 城市成长管理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156
5.1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156
5.1.1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156
5.1.2 路径依赖158
5.1.3 制度势能释放的边际作用衰减规律159
5.2 国家城市成长管理政策分析160
5.2.1 国家的利益取向161
5.2.2 国家的行为取向163
5.3 地方政府的城市成长管理决策分析168
5.3.1 地方政府利益取向168
5.3.2 土地双轨制和地方收益基础对地方成长管理政策的影响172
5.3.3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175
5.4 其他利益主体的意向与举措189
5.4.1 土地使用者与开发商189
5.4.2 农村集体191
5.5 国家与地方城市成长管理博弈194
5.5.1 国家部分行为取向不符合经济规律195
5.5.2 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的强大与国家的无力196
5.5.3 基于威廉姆森科层控制和最优企业规模模型的城市成长扩展202
5.5.4 国家的对策:强化规制与扩大管制机构规模207
5.6.1 规划成为合法的先占土地,规避规制的手段210
5.6 规划成为利益博弈之工具210
5.6.2 规划成为土地利用主体寻租的主要领域216
5.6.3 规划成为制度变迁的关键217
5.6.4 作为城市成长管理工具的规划存在缺陷219
5.7 小结221
第六章 中国城市成长管理改革探讨228
6.1 发展观:实现从经济成长到成长经济228
6.1.1 理性的城市发展——获取成长经济229
6.1.2 实现从重生产到重消费的成长经济转型230
6.1.3 辨析城市核心竞争能力特征231
6.1.4 依托成长经济理念带来的城市成长管理改进233
6.2 破解博弈悖论234
6.2.1 强化监督力度:一个简明博弈模型的推广234
6.2.2 国家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的作用240
6.2.3 加大区域政府职能,提升地方不合作的成本243
6.2.4 地方政府的角色重构246
6.3 正确处理产权与竞争关系251
6.2.5 公众意志的导入251
6.3.1 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产权252
6.3.2 产权与竞争的逻辑循环255
6.4 竞争导向下城市成长管理的主导工具构建258
6.4.1 空间控制工具仍然是首选259
6.4.2 公有土地使用权进一步细化剥离是探索方向259
6.4.3 推行城市土地使用年租制度改革是有效手段261
6.4.4 增加对环境、配套承载能力的考量262
6.4.5 导入城市营销理念,充分利用外部资源263
6.4.6 政府的自选择——政府自身引致成长改变264
结语268
参考文献271
英文文献271
中文文献286
后记313